| |

第十屆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

  英才盃-STEAM 教育挑戰賽(下稱「英才盃」)今年已邁入第十屆。作為全港學生年度盛事,「英才盃」旨在鼓勵學生探索科學原理、提升跨學科的動手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為學生提供一個結合創意、實踐和挑戰的綜合性學習平台。

第10屆「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得獎名單

獎項 小學組 晉級名單
冠軍
慈雲山天主教小學
彭卓瀅
鄧司悦
陳嘉悅
亞軍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
林靖凱
黃俊銘
葉毅軒
季軍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黃智謙
蕭明生
殿軍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姜浩霖
林卓飛
陳進
優異獎
基督教宣道會徐澤林紀念小學
林悦
黃心兒
何晞琳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盧俊銘
陸禹熙
鄧傲宏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施雅媛
簡逸傑
蘇振業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方芷彤
張積鋼
莫司宇
天主教善導小學
游子彥
關寶玹
黃柏文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
莊婉淇
莫穎琳
李芯悅
世界龍岡學校黃耀南小學
陳宇琛
陳芊菶
覃雅思
北角循道學校
袁梓善
黃悅蕎
黃翱浠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
文樂俊
黃韻桐
鍾慧欣
聖安多尼學校
曾啟翔
馬希朗
秦天舜
曾梅千禧學校
秦昊宏
何溢軒
邱亮喆
荃灣商會學校
楊昊龍
李悦銘
曾琛
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
楊卓翹
吳國強
劉嘉宜
獎項 中學組 晉級名單
冠軍
將軍澳香島中學
盧莎
丁少彬
王馨兒
亞軍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
鍾澋丞
羅浩龍
張瑩
季軍
曾璧山(崇蘭)中學
陳梓熙
李寶婷
洪鎮國
殿軍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張坊德
張坊明
林澄鎧
優異獎
明愛聖若瑟中學
洪梓源
陳啟林
黃兆睿
明愛胡振中書院
Tam Aodhan Sergei
Juan Gregory David Santos
Gurung Chirag
潮州會館中學
鄧楚霖
王子瑜
張梓琦
文理書院(香港)
歐陽凌峰
朱靜彤
王兆洋
文理書院(九龍)
鄧臻懿
黃昕婷
李昕悅
拔萃女書院
林思慧
陳銘嘉
林彥彤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黃正昇
梁語宸
王鵬皓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伍文勝
陳珏光
天主教郭德勝中學
蔡泳君
黃傑瑤
羅俊堯
馬鞍山聖若瑟中學
陳一姸
黎安嵐
梁峻誠
萬鈞伯裘中學
譚令兒
鄧旨喬
黃子林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李卓熹
朱瀚陞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鄭傑文
陳文迪
聖公會基孝中學
何明慧
李悅朗
譚詩曉
沙田官立中學
蔡煒
鄭祈寶
林博志
石籬天主教中學
呂咏深
林心堯
羅稚源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吳卓謀
丁博
孫瑞孚
聖公會李炳中學
陳雨欣
許語柔
盧浩琳
聖芳濟各書院
盧睿
許新東
周家豪
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
萬展博
林本光
謝竣宇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
刁曉慧
劉芷蔚
吳珈滙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涂文君
譚立謙
張言樂

【新聞稿】

激發創意思維 提升動手能力

第10屆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決賽暨頒獎禮圓滿舉行

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簡稱「英才盃」)今年將進入第10屆。本年度賽事由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資助機構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委託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香港科學英才會合辦,香港 STEAM 教育學會及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協辦,並由Nexify Limited贊助。這項一年一度的賽事旨在鼓勵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實踐與動手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學習團隊協作精神,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往九屆的「英才盃」賽事均圍繞一系列跨學科學習議題,例如鹽水發電車、機械臂、承重抗震支架設計、飛行器的設計、裝配及飛行等,讓學生們發揮創意,迎接賽事指定的各項新挑戰。 

本屆大賽合共有46間中小學(其中,小學18間、中學28間)參賽,以「微震機械人」為主題,設有初賽及決賽。初賽由參賽學校按大會要求在校園內組織賽事,每支參賽隊伍由3位同學組成。參賽者須運用大會提供的微震電路板,設計及製作能夠在指定賽道上競速的微震機械人。透過設計、製作及調試微震機械人,學生能夠學習機械結構與動力原理,並在實際操作中鍛煉解難能力與創意思維。 

今屆大賽共有607支隊伍、1821位同學參加了初賽。我們鼓勵學校在校內組織初賽,讓更多同學有機會透過英才盃,體驗STEAM 教育的樂趣,培育對STEAM教育的興趣。校內初賽成績最佳的一隊將代表學校晉級決賽,並接受更高難度的挑戰。經過決賽緊張激烈的角逐,最後產生冠、亞、季、殿軍及優異獎等獎項。

為嘉許「英才盃」挑戰賽中表現出色的隊伍。在決賽結束後,大會隨即舉行頒獎典禮。大會邀得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資優教育)林達豪博士、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贊助機構Nexify Limited首席科技官鄭志堅先生親臨主禮及頒奬。 

頒獎典禮於決賽後隨即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資優教育)林達豪博士親臨主禮,對表現出色的參賽隊伍予以嘉許。主辦機構-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博士,BBS,MH,JP致歡迎辭時,首先向所有獲獎隊伍表示祝賀。為鼓勵學校在校內開展STEAM教育活動,初賽由參賽學校按大會要求在各自校園內組織校內賽,校內賽的冠軍隊則代表學校參加決賽。蘇博士強調,參賽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因為通過參賽可以豐富同學的學習經歷,發現新問題,提出解難方法;還可以體驗STEAM教育的樂趣,提升動手能力、解難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蘇博士代表主辦機構感謝教育局及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期望未來繼續與特區政府及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加強合作,推動STEAM普及化、趣味化、精英化、盛事化,為香港培育更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主禮嘉賓-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資優教育)林達豪博士致辭時首先恭喜獲獎團隊和參賽同學。他表示,教育局一直十分重視STEAM教育,近年來更投放不少資源予學校推動STEAM教育,促進學生在數理、科技範疇的跨學科學習,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難能力,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林達豪博士代表教育局特別感謝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多年來為教育界提供STEAM服務所作的不懈努力和貢獻!協會透過各類比賽推廣STEAM教育,惠及全港學校,為香港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成績有目共睹。這項「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已進入第10屆,為香港學生提供發揮潛能、動手動腦創作的競技平台,鼓勵同學走出書本,運用跨學科知識,接受各種新挑戰,非常有意義。林達豪博士感謝各學校的積極參與,希望通過「英才盃」帶動參賽學校在校內開展STEAM教育活動,加強教師和學生培訓,鼓勵師生參加各類STEAM競賽,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第10屆「英才盃」賽事,小學組的冠軍由慈雲山天主教小學奪得,亞軍由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奪得,季軍由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奪得,而殿軍則由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奪得。而中學組的冠軍由將軍澳香島中學奪得,亞軍由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奪得,季軍由曾璧山(崇蘭)中學奪得,而殿軍則由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奪得。 

冠軍隊伍慈雲山天主教小學的三位同學即場分享了參賽及獲獎感受。彭卓瀅同學表示:「在參與賽事的過程中,於設計和製作模型時,難免與團隊成員產生意見分歧。但自己學會了求同存異、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精神,促使團隊對模型加以改良。深刻體會到在緊張激烈的競賽中如何保持冷靜頭腦和良好心理素質,才是獲勝的關鍵」。這種「求同存異、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精神,在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相信也是值得港人思考和學習的精神。期待下一届「英才盃」更精彩!

第10屆英才盃STEAM教育挑戰賽初賽詳情

主題:微震機械人

  參賽者須利用大會提供的微震電路板,設計與製作能夠在指定賽道上競速的微震機械人。透過設計、製作及調試微震機械人,學生能夠學習機械結構與動力原理,並在實際操作中鍛煉解難能力與創意思維。
  初賽由參賽學校按大會統一要求在校內自行舉辦,大會會為參賽學校免費提供5套材料包。各參賽隊伍需運用提供的材料及自備工具完成微震機械人的設計與製作,並進行速度競賽。校內初賽成績最佳的隊伍將代表學校晉級決賽。

每隊必須由3位同校學生組成。

學校應鼓勵更多學生參加校內初賽。參賽學校可向大會額外購買材料包。
#如學校退出比賽,學校可退還已領取的材料包(須完整未用過)或支付有關材料之費用(初賽材料包費用每份港幣$80)

 購買/晉級申報連結

日程

初賽

日    期 2025年4⽉11日(五)⾄6⽉13日(五)
形    式 參賽者須利用大會提供的微震電路板,設計與製作能夠在指定賽道上競速的微震機械人。
初賽由參賽學校按大會統一要求在校內自行舉辦,大會會為參賽學校免費提供5套材料包。校內初賽成績最佳的隊伍將代表學校晉級決賽。

決賽暨頒獎典禮

日    期 2025年6⽉30⽇(一)
地    點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時    間 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時正

程序

08:15-08:30 學生報到
08:30-08:45 賽規公佈
08:45-10:30 製作環節
10:30-11:30 決賽及總決賽
12:00-13:00 頒獎典禮

簡介會

2025年4月11日(五)Zoom

▲簡介會錄影

關於我們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資助機構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委託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 贊助機構 Nexify Limited 合辦機構 香港科學英才會 協辦機構 香港 STEAM 教育學會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大會的Instagram

大會的YouTube

▲海報

類似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