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簡稱Intel ISEF)始辦於1950年,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科學競賽,每年於美國不同城市舉行,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700名高中生參與競賽並展示其發明與研究。本會自2003年起開始帶領香港學生參與此國際賽事,自此成為此賽事之香港特別行政區獨家承辨機構。當中,有逾10位香港中學生因在這項賽事獲得二等獎或以上,獲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讓他們成為「星之子」、「星之女」。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官方網站:http://www.societyforscience.org
按此前往香港區選拔賽頁面
第5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主辦機構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
香港區承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支持機構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
日期:2004年5月9至15日
地點:美國波特蘭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原定於2003年5月組織學生第一次參與這項大型賽事,因sars疫情影響而未能成行。連同2003年入圍的三項優秀作品,今年共有六項作品出賽。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帶領合共10位同學-六項作品於2004年5月9至15日遠赴美國波特蘭(Portland, Oregon)參加「Intel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2004」。這是香港學生第一次參與這項賽事,並取得一項「二等獎」及兩項「四等獎」,成績斐然,令人鼓舞。
「二等獎」的得主為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的陳易希同學,他的研究作品為「Total Equip」,得到「二等獎」的他成為香港首位摘星少年,小行星命名由國際天文聯盟頒發。
「四等獎」的得主分別為聖保祿學校的余曼琪同學、曾可澄同學及史達宏同學,她們的研究作品為「Environmental Killer-Detergent」;另外一位「四等獎」的得主為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的吳應傑同學,他的研究作品為「Anti Oscillation System」,恭喜幾位得獎同學。
學生 | 學校 | 項目名稱 | 獎項 |
陳易希 |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
智能保安機械人 |
工程項目二等獎 |
曾可澄 史達宏 |
聖保祿學校 |
破壞環境的清潔劑 |
化學四等獎 |
吳應傑 |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
Anti-Oscillation System - an advanced shock absorber in vehicles |
工程項目四等獎 |
李楚山 李洛衡 胡志軒 |
喇沙書院 |
Electricity from Air |
入圍獎 |
池敏森 |
中國婦女會中學 |
Analysis of Hydrogen Sulphide in Smoke and Sewage |
入圍獎 |
林曉雯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
A Life-saving Design in Automobiles - The Planar Engine |
入圍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