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簡稱科創中心)是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下稱新一代)的附屬機構,一直致力推動香港的科學及創意教育的發展。
1986年,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的前身──《學生時代》雜誌社因應社會的變化和時代的需求而進行改組,並易名為「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除出版《香港新一代》雙周刊,亦同時致力加強培育青年學生的活動。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內容包括:科技普及、創意教育、領袖訓練、國情教育、調查研究、通識教育、交流考察、聯校活動等。
而新一代早期所舉辦的科普及創意教育活動包括:「香港新一代IQ擂台賽」(1990-1998年);「多元智能競賽」(1999年)、「全港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1997年創辦-現稱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1998年)、「香港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現況調查」(1998-2002年)等。
為更全面推廣科學與創意教育,新一代於2000年7月首次主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優質教育基金鼎力贊助的「新一代發明創造及環保教育計劃」;2001至2002年期間,為全港中小學校長和教師舉辦了多場全港性的創意教育研討會;除了支援老師培訓工作外,新一代還主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從2002年起,香港賽馬會決定冠名贊助本港的科學創意大賽(下稱科創大賽),而科創大賽同時易名為「香港賽馬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除此以外,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決定獨家贊助香港優秀學生每年赴美國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新一代同時作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及「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香港區獨家承辦機構,每年均負責統籌並帶領香港優秀學生與來自全國及國際的科學精英交流切磋。
新一代自2004年起,帶領香港代表隊首次赴美國波特蘭參與第5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自此,本會每年均為帶領香港代表隊前往參與「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憑著同學們的傑出表現,國際天文學聯盟已先後6次向香港同學授予「小行星」命名權,以表揚他們在科研學習上的傑出成績。
2006年,新一代成功向原教育統籌局爭取將原西貢郊野學習館改建為「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科創中心除負責主辦及承辦本港、全國及國際科學賽事,同時亦舉辦以教師、學生、家長為對象的工作坊、講座及科學創意親子活動,以及各類培育計劃和到校支援工作,旨在為全港中小學的師生、家長提供全面而多元化的科學創意活動。
自2009年至今,科創中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展開為期3年的「科學創意培育及推廣計劃」,所舉辦的活動包括「良師啟導計劃──未來科學家培育計劃」、「未來發明家培育計劃」、「科普講座」、「科學創意工作坊」、「香港學生科學發明作品展覽(社區展覽及學校巡迴展覽)」及「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學生訓練營,向香港莘莘學子推廣科學創意教育的重要並作出相關培育活動。
科創中心近年的活動亦趨向多元化,新增自2008年開始主辦的香港青少年3D動畫創作大賽、科學創意卓越盃(2010)及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2010),均廣受好評,並且得到不同學校的熱烈支持及參與。3D動畫創作大賽的得獎同學有機會前往不同媒體製作機構進行實習,學習更多創作技巧及認識行業運作;科學創意卓越盃則鼓勵同學發揮創意,自行組裝及設計智能車;科幻小說創作大賽的得獎同學則有機會競逐華語文化界科幻小說創作最高榮譽的倪匡科幻獎。
展望未來,科創中心將進一步貫徹新一代創會宗旨,以「視野、創新、博識、承擔」為目標,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為全港教師提供更多支援服務和培訓計劃,惠澤教育界,為培育更多優秀人才略盡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