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科學創意中心於1997年首次舉辦「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簡稱科創大賽)。這項一年一度的大賽已成為目前全港最大規模的科學賽事,每年報名人數接近4,000人,參賽學校近400所。比賽歡迎全港中、小、幼學生及老師參加,競賽項目包括科學幻想畫、發明品、研究論文、優秀STEM活動、優秀STEM教師、優秀STEM教具及優秀STEM學校等。得獎者更有機會獲本中心推薦參加全國最大型之科學競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希望能透過比賽發掘一些對科學研究有濃厚興趣和具科研潛能的學生,對他們加以培養,藉以提升他們的科研質素,為本港培育更多科技創新人才。同時,教師和學校透過比賽的平台,分享教學心得、校內所推廣的STEM教育活動,讓教學資源得以共享,推動STEM教育的發展。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方網站:http://stic.newgen.org.hk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委託科創中心主辦)
支持機構
創新科技署、香港教育城有限公司、香港科學創意學會、香港發明協會、香港科學英才會
獎品贊助
卓越策劃有限公司、兒童的科學、貴嶼仔有限公司、三聯書店、新力工作坊有限公司
由本會科創中心主辦的全港最大型學界科學比賽—「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13-14」(下稱大賽)已於4月底圓滿舉行。本屆大賽共吸引全港近300所中小學及幼稚園參與,並收到超過3000份參賽作品。不少同學的作品均與近年的全球性議題,如環境保護、食物安全及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當中以環保概念為題的作品尤為亮眼。
本年度的總評於3月29日假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舉行。大賽項目共分為「科學幻想畫」、「研究及發明」、「學會科技實踐活動」、「優秀科技教師」、「教師教具發明」及「優秀科技學校」。除科學幻想畫外,其他項目參賽師生在總評日均有獨立設展,並接受評審團的輪流評核。本屆大賽形式與國際賽事接軌,無論是評審抑或展覽模式均採用國際性科學比賽的標準,大大增進評判與參賽者之間的交流,而參賽者亦能透過相互交流,加強自己的獨立自學能力,提升自信及演說技巧。評審結束後,大會接著舉行了公開展覽,讓公眾人仕參觀學生們的科學作品。
大賽頒獎典禮亦於3月30日於同一場地順利舉行,大會非常榮幸邀請到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女士, GBS, JP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首席助理秘書長葉蔭榮先生擔任典禮的主禮嘉賓,以表揚於今屆賽事中表現出色的中小學及幼稚園師生。典禮共有接近七百人出席,包括多位嘉賓、評判、各校校長和老師、參賽學生和家長等,一同分享得獎喜悅。
當日共頒發接近200個獎項,包括16個一等獎、26個二等獎、26個三等獎、92個優異獎以及大獎和特別獎項。來自英皇書院的朱逸浩、葉梓峰和姚鵠同學憑作品「綠道能媒」囊括一等獎、「最優秀項目大獎」和「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附屬地區賽特別獎」;而朱逸浩同學更憑此榮獲「少年科學家」稱號!此外,剛於去年獲「全國科技創新十佳學校」的榮譽的中華基金中學共奪得十七個獎項,成為全場嬴家!勝出的同學均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各個全國性及國際性的大型科學比賽,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及「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等,為本港爭取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