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下稱科幻小說大賽)由科創中心主辦,是本港首次舉辦的同類型比賽,並邀請到香港科幻會及香港科學創意學會一同協辦。是項大賽目的是培養學生對科學創意的興趣,提升其寫作能力及閱讀能力,鼓勵年青人將科學技術的創意與藝術創作結合起來;同時,為熱愛科學及具有創作潛質的同學開拓新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鼓勵他們以文藝方式從事創作,並將科技教育的平台延伸至文學藝術的範疇。
第一屆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
協辦機構
香港科幻會、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科學創意學會
贊助機構
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匯識教育《兒童的科學》
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主辦的第一屆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已經於2011年4月30日舉行頒獎典禮,並圓滿結束。是次比賽,科創中心獲得香港科幻會、香港中央圖書館青少年館及香港科學創意學會一同協辦,並獲得雅集出版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及匯識教育《兒童的科學》的贊助,共吸引超過80間中小學參與,收到超過200份作品,當中更不乏文筆精彩、內容吸引的高水準之作。
在比賽初始階段,香港科幻會主席李偉才博士特意為所有愛好科幻文學創作的老師及同學,提供了兩場免費的科幻寫作工作坊,專門講解科幻創作的手法及形式;期間香港科幻會的資深會員蕭源先生及香港科學創意學會的理事梁添先生皆到場和參與者一同分享自己對科幻寫作的觀點。兩場的科幻寫作工作坊均獲得超額報名,參與者都非常踴躍,於工作坊期間更是和講者就寫作的題材開展熱烈的討論。
是次的比賽一共設有三輪的評審,參賽同學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方才可以摘冠而回,得獎者可謂實至名歸。三輪的評審分別包括初審、決審及面試評審,得獎者需要通過全數三個評審才能最終奪獎。是次的參賽作品內容非常豐富,有涉及外太空奇遇的,也有講述歷史逆流時空交錯,更有環保科技生化改造等題材,實在令人目不暇給,這正好讓我們看到時下青年人的無限創意。
經過三輪的評審,高中組的冠軍由來自荔景天主教中學的王煜升同學憑著作品“心靈感應”奪得冠軍;而初中組的冠軍則是來自保良局何蔭棠中學的霍惠玲以“似曾相識”獲獎;而來自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的黃嘉力同學則以作品“新生機”奪得小學組的冠軍殊榮。三位同學於頒獎典禮上更與出席的來賓及老師同學大談參賽的體會,並分享自己的創作心路歷程。
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是科創中心首次將科學與文學結合,旨在開拓一個新的平台給熱愛科學的同學進行創作,並鼓勵他們以文藝方式進行科學創新。從“海底兩萬里”到“2001太空漫遊”,不少創新科技都是由科幻小說中獲得靈感轉化而來。科學創新同樣可以是從文學創意中激發而來,看著參賽者作品中具有無限可能的創意概念,我們或許可以從中看到我們這個世界十年後的那個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