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比賽
全國賽
2014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官方網站:http://mingtian.xiaoxiaotong.org
第14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
主辦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香港周凱旋基金會
香港區承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終評地點
北京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香港周凱旋基金會共同主辦,素有「中國青少年諾貝爾獎」之稱。今屆獎勵活動,香港一共有4名品學兼優的青少年科學精英入選終評,他們在香港區獨家承辦機構---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帶領下,於10月23-30日前往北京參與終評和頒獎典禮。其中,聖保祿學校的胡仕琦擊敗來自全國26個省市的669名參賽者,成為全國首三名最優秀的青少年科學家,亦是本港首位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的女學生。此外,三名來自迦密柏雨中學的學生司徒灝麟、趙曼瑩及葉建鈞分別獲得一等獎和兩項三等獎。今屆賽事,是香港學生十四年來在「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獲得最好成績的一屆。
胡仕琦以優秀的科學研究「金屬彩虹」脫穎而出,成為全國三位「明天小小科學家」之一。「金屬彩虹」以簡單快捷的方法,辨認出金屬離子的種類和濃度,從而判斷出水源有否受到污染。而司徒灝麟憑「麵木醛非:研究以豐富支鏈澱粉生化水凝膠製成環保黏合劑」獲得一等獎,研究出比塑膠效能更高,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環保黏合劑。而葉建鈞則憑「炸得鬆脆,食得健康」獲得三等獎,主要研究如何改善油炸食物的營養價值,健康煮食。而同獲三等獎的趙曼瑩,研究項目為「漁夫之補:研究以不同驅風劑在一般溶液和超飽和溶液之驅風效能」,以更具成本效益及環保的方法,減少魚類死亡,保持水中生態健康。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評審分為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經過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共挑選了100名學生入圍終評。終評期間,參賽者須接受評審委員會院士、教授及研究員的研究項目問辯、綜合素質考察和知識水平測試的評審。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香港周凱旋基金會張培薇女士和眾多著名科學家出席頒獎典禮,並擔任頒獎嘉賓,同時勉勵大家繼續開展科學研究,追求科學的夢想。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博士表示:「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成立40 周年以來,不斷為本港培育青少年科學精英。本港再有同學於全國頂尖的科研比賽中奪冠,充分顯示本港青少年的科研水平一直名列全國之前列位置,而在中學推廣科學及創意教育,對提升學生的科研素質尤其關鍵!政府應投放資源,培育更多科技創新人才,才能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
「明天小小科學家」胡仕琦表示:「多年來曾參加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舉辦的『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評判指導有關科學研究的技巧,提升科研質素,因此十分感謝「新一代」的培育和推薦,以及利銘澤黃瑤壁慈善基金對該活動的全力支持,讓我能在這個全國頂尖的科學舞台上發揮所長。8天的活動內,我能與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切磋,並分享比賽心得。而我更藉比賽空檔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與美國著名科學家交流,機會非常難得!」
得獎名單
姓名 | 學校 | 科研項目 | 獎項 |
胡仕琦 | 聖保祿學校 | 金屬彩虹 | 「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 |
司徒灝麟 | 迦密柏雨中學 | 麵木醛非 | 一等獎 |
葉建鈞 | 迦密柏雨中學 | 炸得鬆脆,食得健康 | 三等獎 |
趙曼瑩 | 迦密柏雨中學 | 漁夫之補 | 三得獎 |